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谢太后如今顾不得谢贵妃了,只觉得皇帝这一手,明面上动的是谢贵妃,实际上是在提醒她这个太后,杀鸡儆猴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那次苏家女进宫,她算计皇帝与苏家女的事,终究还是惹怒了皇帝。

  谢太后有些头疼,不敢轻举妄动,亦不想去管谢贵妃的事了,只想着如何调和自己与儿子之间的矛盾,缓和了面色,对嬷嬷道,“去,叫膳房做一盅鸡汤,送去太和殿。另外,传哀家的懿旨,谢氏言行无状,冲撞圣上,罚她抄女戒百遍,不得出钟粹宫一步。”

  嬷嬷一愣,很快应下,退了下去。

  谢太后揉了揉额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要怪只能怪谢云怜无用,当年进宫的若是谢云珠,何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

  她越想越觉得遗憾,明明是让谢云珠去送醒酒茶的,怎么就阴差阳错成了谢云怜?

  皇帝这一番雷霆手段,撸了个贵妃下来,一时之间,后宫人人自危,连往日里喜欢闹一闹的大皇子与二皇子的生母,都夹起尾巴做人。谢太后也不敢妄动,后宫一下子变得格外和谐,连妃嫔拌嘴的事都没了。

  而此时宫外的阿梨,对于宫中这些因为自己而发生的事情,却是一无所知。

  她正坐在窗边,替女儿岁岁梳头发,小家伙眼巴巴望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脸臭美的模样,越看自己越觉得好看极了,捧着小脸,笑眯眯道,“爹爹说,岁岁生得像娘!和娘一样美!”

  阿梨听得失笑,捏了她肉呼呼的小脸一把,道,“生得美不是最要紧的,相貌不过是爹娘给的,性子才最重要。”

  岁岁捂脸,还听不懂这些,但看娘说得郑重,便也一本正经胡乱噢噢应着。

  阿梨见女儿受教模样,便没再说什么,替她梳好头发,便牵了她出去。来到外室,便见李玄正坐着等母女俩,闻声抬手,去牵了阿梨的手,道,“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走吧。”

  阿梨嗯了声,夫妻二人带着女儿一同出了门,撑着马车,到了地方,便见苏家人已经等着了。

  阿梨在人群中间见到祖母,迎上前去,“祖母。”

  苏老太太一见她,便道,“不是说了叫你在家里等着的,你还怀着身子,这种地方阴气重,你不好来的!”

  阿梨怎么可能在家里待得住,小声道,。“祖母,你就让我在这儿等吧,我想爹爹了。”

  苏家就数苏老太太辈分最大,她一开口,几个长辈都不敢违背,均劝着阿梨,道。“老太太也是不放心你。”

  还是李玄站了出来,对苏老太太道,“您让阿沅在这儿等着吧。她昨晚知道岳父的好消息,高兴了一夜未睡,一大早便起来了。您让她在家里等,只怕她更着急,吃也吃不下,坐也坐不安稳,还不如在这里。有您老人家镇着场子,她心里多少能安稳些。”

  苏老太太被这么一劝,只好松了口,“罢了,今日便算了。世子你呀,也别太惯着阿沅这孩子了,这种地方,下回万万不能叫她来了。”

  李玄则偏着自家妻子说话,道,“阿沅为我生儿育女,操劳家中大小事情,再贤惠不过,我让着她些,也是应当的。”

  苏老太太听了这话,神色反倒一松,也有些动然。若是从前,她未必会因为这一两句话而如何,可苏家发生了这么多事,李玄还能从一而终,态度从始至终都未曾变过分毫,待阿沅也是一心一意,未因苏家的事怠慢她,她如何能不动容。

  家中出嫁了的几个娘子,除了阿沅,其它几个多多少少在娘家受了些委屈,因着这事,她便要高看李玄这个孙女婿一眼。

  苏老太太不由得道,“世子这些日子费心了。老身替阿沅、阿沅她爹爹,和世子说一声谢。”

  李玄岂敢受长辈这一句谢,虽说他已经知道,苏隐甫并不是阿梨的亲生父亲,那相应的,苏老太太亦和阿梨没有血缘关系,但比起宫里的谢太后,他更敬重面前这位老太太。他忙道,“老太太言重了,都是晚辈应该做的。”

  众人又在门外站了会儿,直到日头升起来了,大狱的门才被猛地一下拉开了。

  一片金光晨曦下,苏隐甫从门内踏了出来,他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胡子拉碴,可面上神色却是一如既往的温和。

  阿梨见到许久未见的父亲,见他花白的头发、乱糟糟的胡子,整个人仿佛瘦了不少,鼻子一酸,眼泪便扑朔朔掉了下来,软声喊了声,“爹爹……”

  苏隐甫神情柔和下来,应了声,“哎,别怕,没事了。”

  第106章

  一家人将苏隐甫迎回家中, 又是跨火盆,又是烧旧衣,一番折腾下来, 才算是平平安安进了苏府大门。

  众人进了屋, 苏隐甫换了身新衣进来后,撩了衣袍, 在母亲面前跪下,沉声道, “儿子不孝, 这段时日让母亲替儿子担忧了。”

  苏老夫人受了儿子这一拜, 眼睛也是一红, 上前扶了长子起来,伸手替他掸去膝上的灰, 感叹道,“没事就好。你不在家里,大小事情都是你弟弟们在忙, 二儿媳、四儿媳也是出力不少,咱们家女婿也是四处奔走, 你那些子学生, 好似有个叫卫临的是吧, 也来了家中好几回。这回可得好生谢谢他们。”

  苏隐甫应下, 又陪着苏老夫人说了会儿话, 就被老夫人催促着去见弟弟去了。

  苏隐甫这段日子不在家, 几个弟弟虽勉强抗住了, 可到底还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等着他做主。更何况,兄弟之间, 也确实该联络联络感情。

  苏隐甫起身,兄弟几个便跟着兄长要出去,李玄和吴三郎等几个陪着妻子来娘家的男客,自然也被一起请走了。

  屋内便只剩下几个女眷,另还有苏薇这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再便是阿梨和三娘子苏曦。

  女眷的话题无非便是那几个,说着说着,便说到了苏薇身上。二夫人孙氏瞧了眼婆母,开了口,“母亲,昨日杨夫人递了帖子来,请我去喝茶。”

  二夫人这一开口,不等婆母开口,四夫人河阳郡主先冷哼了一声,道,“杨家还好意思请二嫂你喝茶?我还真是小瞧了杨家人的脸皮了!”

  这杨家便是先前与苏薇说亲的人家。苏薇是苏家这一代里最小的娘子,如今云英未嫁的,家中只剩她一人,索性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家中长辈便替她相看起来。一干人中,选中了杨家四郎。这杨四郎是家中嫡幼子,与苏薇情形一般,上头有好几个哥哥姐姐,家中的担子落不到他肩上。这杨四郎自己也还算出息,走的是科举的路子,如今在国子监读书。

  说亲这种事,原本就是你情我愿,杨家上赶着来,尤其是杨夫人,屡屡上门,每每见着苏薇,都是一副喜欢得不行的模样,张口十分喜欢,闭口我定当成女儿一般。杨夫人又与孙氏还算得上是远房亲戚,要叫孙氏一句堂姐。

  这般情形,又是亲上加亲,苏老夫人也有些心动,但却没急着把亲事定下了,只想着再看一看。日久见人心,什么事都不必太着急。

  可这一等,还真就看出个“人心”来了。

  苏家前脚一出事,杨家立马翻脸了,从前眼巴巴对外人说,自己对苏薇多满意,出了事后一改口风,只说两家压根就没有说亲的意思。若只是如此便罢了,趋利避害,也是人之常情,两家又还未定亲,杨家怕被波及,再正常不过。可这杨夫人恨不得还要踩上几脚,开口闭口说苏家女儿性子太活络,见着她就黏上来,弄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这一张嘴,颠倒黑白,弄得好似苏家赖着她杨家要这门亲事一般,把苏家几个女眷气得不轻。

  一提起这遭,苏老夫人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冷声道,“杨家的帖子,日后你只一概回了便是。这样的人家,同咱们苏家不是一个路子上的人家,往后也不必来往了。”

  二夫人孙氏心里也有些冤,还真不是她想让侄女嫁到杨家,明明是杨夫人自己上赶着,非要攀扯她这门亲戚,现如今亲事不成便罢了,弄得她里外不是人,生怕侄女婆母迁怒自己。孙氏忙道,“是,儿媳听您的。”

  说罢,便低了头,不再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