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牛头使者对唐心幼的金笺微微好奇,宿朝不喜欢凡人,能让宿朝拿出金笺的人,一定非同一般。

  “稍等。”牛头使者说着,进入城隍庙。

  再出来的时候,牛头使者手里提着一个白纸灯笼,灯笼中燃烧的不是蜡烛灯油,而是阳火。

  阳火这东西不是阴司独有的,每个活人头顶两肩,各有一簇阳火,可以抵挡阴祟。

  传说凡人夜半独自行走时,假使听见身后有人唤他的名字,身后当真有邪物,他若回头,就会灭掉一簇,回头三次,阳火灭尽,必遭毒手。

  “谢过牛头使者了。”唐心幼提着灯笼转身。

  就听见身后人窃窃私语,“宿朝的金笺呢?”

  “提什么宿朝,你看她身后那是谁!”

  “牛头你是不是眼瞎!”

  牛头从怀里掏出近视眼镜,擦了擦,戴上后他惊呼一声:“我的孟婆奶奶呀!”

  “唱的那出呀?”

  “别瞎议论,他看着呢!”

  “还真是看着呢!”

  唐心幼回头,这些人立刻住声,仿佛刚才此起彼伏的声音是幻觉。

  她身边只站了江天隅。

  难道阴司的鬼神们已经能见附着在江天隅身上的龙神了么?

  山道很黑,唐心幼提着在山风中飘摇的灯笼,灯笼左摇右晃,灯光也左摇右晃,左面山壁上兴许有头正张开双手,做鹰爪状的鬼想要伏击,右面山壁上兴许有几只鬼在撕咬吞噬同类。

  白纸灯笼的光照耀,那些鬼怪都被吓得四散。

  乾阳山的后山,唐心幼来过不少次,她本意是走慢些,等着江天隅。

  却不想江天隅接过她手里的白纸灯笼,一只手握在她的上臂,江天隅手臂力量大,他走在前面,唐心幼有一种被拖行的感觉。

  后山属于为未开方区,鲜有人至,地上有很多长满青苔的湿滑的石子,当唐心幼脚滑的时候,江天隅一把拉着她,把她扶稳。

  “小心,不要心急。”江天隅说道。

  唐心幼就纳闷了,怎么乾阳山后山,就像是江天隅家一样,江天隅这么来去自如的。

  山林中间,能听见流水潺潺,却没有一点飞禽走兽活物的声音。

  “这也太静了……”唐心幼竖起耳朵。

  “鸟叫虫鸣都没有。”江天隅整个人映照在灯笼暖融融的灯光里,灯笼在他面部留下阴影,他的五官在灯笼的光线中显得柔和。

  长长的睫毛更抓人,银色的瞳孔更带着一种诡异的美感。

  越往前头,黑色就更像是将人浸泡在浓墨中一样,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小小的灯笼,像是被吞噬在黑暗中。

  一直竖着耳朵的唐心幼顿住脚步:“有别人的脚步声。”

  那是一种踩在绵软的青苔的脚步,黏腻拖沓。

  不只是脚步声,远远的,视线中,前方出现一个手里拿着手电,身上穿道袍的老人。

  那位老人头上是端正的道冠,身上穿着一件正黄色的道袍,看八卦图的样式,像是茅山宗的前辈。

  “是什么人!”他先声夺人。

  “道长,又因何故到此?”唐心幼不答话,半路上遇见的,说不准是什么山精野怪呢,唐心幼动了动鼻子,空气中弥漫起一股难闻的血腥味。

  那名道士借着手边灯光,小心翼翼的走过来,他皱眉看了唐心幼好一会儿,通身和蔼,笑眯眯地说:“这里凶险的很,要是半夜玩什么冒险游戏,还是赶紧回家吧,省的到时候把小命丢在这里,得不偿失。”

  不管是真是假,听他的意思,他对山中的情况还算了解:“道长,我可否问问,这山里有什么凶险的?”

  那名道士发觉江天隅手中的灯笼不一般,不像是普通人能持有的东西,他眸色微沉:“山里有扒人皮,喝人血的妖怪,你可别当我是吓人,我亲眼所见。”

  说着,那道士把手电筒照在他的衣摆上,展示那里有好大一摊血迹,想必这就是血腥味的来源。

  “山上万万去不得,那儿已经死人了。”道士声情并茂的劝说着。

  “已经死人了?”唐心幼握上江天隅的手腕,颇有催促的意思。

  “女娃子知道怕了?不跟你们说这么多了,你们赶紧下山去吧,山上有什么好晃悠的。”道士说道。

  但江天隅知道,唐心幼拉他,全然不是下山意思,她在催着上山,提着灯的江天隅不为所动:“不是说不危险吗?”

  “我还没帮你解决宅子的问题呢,就绝不会让自己折在这里。”唐心幼说道。

  早一步上山,就可能挽救一个人的性命。

  “上山也可以,但是这个道士,出现的诡异。”江天隅按住唐心幼,用白纸灯笼照过去。

  山风突然变大,卷积着身边的浓雾翻滚,白纸灯笼的光照到的地方,浓雾像是被火焰烧灼的野兽一般,猛然后退。

  一股凉气直冲面门。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投!”

  和煦的老道声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尖锐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