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41章沈爷爷不见了





  黄夏荷脸上笑眯眯的,带点小得意:“不是跟你说了么,就前两年跟你姨父在工地上干活,从几个外乡人那里学的。”

  杨晓晓看着她心里也挺高兴的。

  有新花样就有新的赚钱的法子了,她能不高兴么?

  “二姨,我看你手艺这么好,干脆留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干得了。到时候铺子里挣的钱,除了租金和其它成本以外,我们两家就平半分,你看咋样?”

  黄夏荷还在煎东西,听她这话忍不住抬头看了她一眼:“你说的是真的?”

  黄月梅也有些意外的抬头看着杨晓晓。

  她并不是不想黄夏荷留在这里帮忙,但是黄夏荷家里也有活要干,农村人家家都田地多,到了农忙季节一个人恨不得当成两个人用,哪个还有时间来搞这些呢?

  黄夏荷注意到她的脸色,以为她是不想有人来分这一杯羹,马上抬头一笑,朝杨晓晓道:“这不好吧,我啥也不会,就会煎个饺子和韭菜盒子。这两天教你妈做几回,她也会做了,哪儿还用得着我帮忙?”

  黄月梅一听就知道她误会了,解释说:“夏荷你想哪儿去了?我是想着你家里田地多,又刚和妹夫闹了矛盾,真要留在我这里干活,那家里咋整?”

  听她提到这事儿,又勾起了黄夏荷心里的不愉快,脸上也没了笑色。

  “管他呢,反正他什么事都听他娘的,也没把我放在眼里,回不回家他哪会在乎?”

  虽然说的只是一时的气话,但杨晓晓却知道黄夏何心里其实挺难过的。

  不过这事儿她也插不上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引发黃夏荷和她丈夫之间矛盾的究竟是什么事呢?但留黃夏荷给她们帮忙这事儿,她是真有这个打算,只等她自己决定究竟要不要来。

  这天过后,杨晓晓家的铺子在大河村的名声又更响了,每天早上店门口都排起长队,连周围几个村子的乡亲都抢着要买煎饺和韭菜盒子。

  黄月梅和黄夏荷每天都增加数量,但却还是天天脱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杨晓晓带她们一算账,发现这几天挣的钱,竟跟前十天单卖豆奶和煎饼的钱竟然是持平的。

  这可把黄月梅刚高兴坏了,一双浑浊的眼睛里蹦出喜悦的亮光来,看着黄夏荷道:“想不到你那煎饺和韭菜盒子这么好卖?才四天就挣了这么多。”

  黄夏荷也有些意外,她原来还以为靠卖这些东西挣不了几个钱呢,没想到这几天下来就快抵上她家一个月的收入了。

  杨晓晓把她俩惊喜的表情看在眼里,拨了拨算盘道:“二姨呀,之前我跟你说合伙做生意那事儿是认真的。要不你这两天有空就回家问问?反正河湾村离我们村也不远,到时候上午活干完了你照样可以回去,第二天早上天亮的时候让二姨父送你过来就是了。”

  黄夏荷也有些心动,那帐上分分角角记的都是钱呢!

  于是她看看杨晓晓,又看看黄月梅:“你们真打算让我入伙?”

  黄月梅对她这个妹妹是放一百二十个心,看她真有这个意思,就赶紧道:“这有什么不成的?反正铺子就开在那儿,多个人帮忙每天还能多挣点钱。”

  黄夏荷兴高采烈:“那行!明日下午我就回去把这事告诉长林,看他答不答应。”

  没想到没让他们等到下午,第二天早上黄夏荷在铺子里忙的时候,他丈夫谢长林就找来了。

  谢长林是个老实本分的乡下人,一看就知道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杨晓晓也很奇怪,他究竟是怎么跟黄夏荷闹起矛盾的!

  但是人家小两口的事,毕竟不好当着众人说,黄夏荷当天连午饭都没吃就直接跟着谢长林一起回家去了。

  黄夏荷一走,杨晓晓就又要受累。她上午在铺子里黄月梅卖东西,下午又要吭哧吭哧跑到田里去去给玉米和紫薯除草。

  这片地虽然已经打过两次农药了,但不只是因为灵泉水太滋润还是咋回事,杂草还是一茬接一茬地长,杨晓晓只好每隔几天来除一次。

  她的辛苦也没有白费,这两个月时间玉米的长势非常好,应该再过不久就能采摘了。紫薯苗下结的紫薯数量也相当可观,过段时间也可以收获。

  傍晚的时候,杨晓晓扛着锄头回家,一边品尝着丰收的喜悦一边在心里想,等玉米和紫薯成熟后,弄些什么花样会比较受欢迎。

  不想刚回到村子,就听一阵突突突的摩托声从沈星云家传出来,接着便见一个人影骑在摩托上,风驰电掣就这么过去了。

  稀奇的是,周围几家不怎么跟他打交道的邻居正站在门口张望,有几个还看热闹似的站在一处互相咬耳朵。

  杨晓晓本来不想跟他们说话,却又对沈星云的事忍不住好奇,于是走过去朝其中一个道:“高大娘,狗子哥这是咋的了?”

  “还能咋的?那疯老头子又不见了呗,刚才狗子他二伯过来给他送米,发现院门开着,那老头子也跑没影了,特地叫人到前面去找狗子回来的!”

  杨晓晓听得心里一咯噔,不等高大娘再说什么,就急急地朝自己家门走去了。

  黄月梅大概去园里摘菜了,杨开俊在学校还没回来,杨晓晓放好锄头关好门,沿着出村另一条小路往河边找去。

  到村口河边,她远远地就看到沈星云骑着摩托车在对面马路上飞快地冲过去,看着他消失在远处的背影,杨晓晓忍不住心底直泛酸。

  大河村前临清水河,后接大茫山,上山的小路有不知多少条,沿河的田间小路也多不胜数,要让沈星云一个人找的话,不晓得什么时候才找得完。

  一想到沈星云要茫然无助的一个人在这些小路上焦急地来回寻找沈爷爷,杨晓晓心里就一阵阵的发痛发麻。

  她把出村子周围的小路全都走了一遍,外面的天色也很快暗下来。回来在桥头遇到沈星云的二伯的时候,杨晓晓得知他到下河河湾村也走了一遍,还是没找到沈爷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