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一周后,徐云峰的丧事料理妥当。

  墓地面湖背山,是块上好的风水宝地。

  说来有些讽刺,这块墓地是徐云峰两年前购买,本来是给他的父母双亲提前准备的,最后长眠于此的,却是他自己。

  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天去了很多人,有徐云峰公司的同事,还有一些朋友和他的家人至亲。

  徐云峰的老母亲已过七十高龄,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墓地上哭得几次差点昏厥。

  唐以微一众人站在旁边陪着掉眼泪。

  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就此归于尘土。

  ***

  两周后的早晨八点半,赵双瞳穿着一身黑色的套装,脚踩八公分细高跟,浑身散发着她独有的气场,昂首走进徐云峰公司的大门。

  不对,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是她的了,虽然公司目前负债累累,但她确实是这里当仁不让的法人。

  跟两周前相比,她的脸颊清瘦了许多。没人知道这两周她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除了她自己。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她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更是一个涅槃重生的过程。

  今天将是她人生中的首次和pe的商务谈判,说不紧张,那是假话。

  幸好,她的两个闺蜜和殷律师今天都陪她来了。

  有他们,她觉得何其幸运。

  ☆、第六十九章

  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影视公司,徐云峰创立的“博华影业”制作过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所以“博华影业”曾经是资本圈竞相追捧的对象。

  然而随着ipo失败和曾经的法人突然离世,这家民营影视公司顿时陷入巨大的困境。

  因为公司急于靠一家新的pe入主来起死回生,公司这边自然提前做好了详尽的准备工作,最大诚意的融资计划书;有说服力的精美ppt;专业的谈判团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是这东风并不是你想刮就能刮来的——

  这场众人给予厚望的融资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

  今天约见的是一家国内排的上名号的pe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就是在业内的风评一般。

  唐以微靠着椅背,不动声色地悄悄打量谈判桌对面的一行人,心底已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pe团队一共来了五人,皆是西装笔挺的精英范,言谈举止间,处处透着救世主的高傲。

  或许在这些手握大笔资金、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标的pe的理念里,他们今天肯屈尊到一家濒临绝境的公司来,已经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他们一开始就将自己摆在了救苦救难的“救世主”的至高位置上,那么这样凌驾于融资方的谈判,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绞尽脑汁做出来的计划书,他们只象征性翻了几页,ppt也无人关注,对公司未来的经营管理,更是一字不提。

  而从他们口中传达出的第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一次ipo失败不算什么,公司可以半年后再次递交材料,最快大概什么时候能够上市成功?

  绕来绕去,离不开公司最快上市的时间表。因为公司快速上升,他们就可以最快的套现股权,收回投资成本,瓜分利润。

  急功近利的嘴脸一览无余。

  只是很遗憾,这份他们最感兴趣的时间表,在场的人没人拿得出,谁也打不了这个包票。

  听闻拿不出时间表,他们面露失望之余,又转而开始大肆压价。在商言商,融资谈判压价也是天经地义,作为pe总想以最低的价格,投资入主最优秀的公司,这本无可厚非。

  在融资圈浸淫这么多年,唐以微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报出来的价格,还是让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是想趁火打劫来了。

  “博华影业”虽然现在暂时陷入泥潭,今年的财务报表也一定会不尽如人意,但是公司一旦重新走上正轨,以现在屡屡黑马狂奔的影视圈,只要靠一部响当当的影视作品,就能从此翻手为云。

  所以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博华影业”依然是一家充满了想象力的优质公司。

  而他们压如此低的价格,只能说明一点——摆明了不看好“博华影业”。

  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跑这一趟。

  融资方的几个谈判代表互相递一递眼色,用眼神达成了共识,于是代表之一的唐以微率先开腔了。

  关键时候,唐以微说话总能一针见血:“我曾经有幸听过巴菲特先生的一堂讲投资的课程。整堂课接近一个小时,而他所传达的核心理念只有一个:投资要有长远的心态和好的眼光。其实做一级市场投资和二级市场投资都很相似,都需要有长远的心态和好的眼光。”

  “而从博华影业的财务报表上所显示出来的数据,公司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与前三年相比较,保持了稳步增长,净利润和毛利率都没有下降,不良资产也始终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所以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博华影业就是一家你们所需要的优质公司。”

  话说到最后,唐以微难得一见地露出了毒舌气质:“但是很遗憾,贵公司显然欠缺长期投资的心态。套用一句老套的话,不以“价值投资”为目的的长期投资都是耍流氓!”

  被冠以耍流氓的pe们本来想以低价捡漏,如意算盘落空之下,最终只能是悻悻而归。

  博华影业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依旧是以前的模样,所有的陈设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除了在里面办公的人已经改头换面,一切仿佛没有任何改变。

  徐云峰离世后,赵双瞳第一次走进这间敞亮的办公室。

  坐在这张曾经徐云峰天天就座的办公椅上,指尖传来真皮柔软沁凉的触感,轻轻转动椅背,想象他曾经坐在这把椅子上办公的样子,赵双瞳的心底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