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第75章 催生

  当看到布告上写着大赦天下, 江沛心思电转,既然大赦, 祁家人会不会有些人减轻刑罚呢,尤其是已服苦役两年的祁达。

  瞅到最后的宴乐婚嫁时, 暗道晦气, 酒馆刚刚开张两个月就遇到这事, 虽然官府没有明令禁止百姓去酒馆饮酒, 不过有些谨慎的食客担心招惹麻烦, 减少到店的次数, 这样以来生意多多少少的会受到影响。

  百姓对皇帝只有敬畏, 再没有多余的不舍之情, 何况老皇帝晚年颁布的很多政策不利城中非农户籍的百姓, 还把他们心目中好感度爆棚的祁家人问罪流放,因此对于前任皇帝殡天,大伙都没什么反应,该干啥干啥, 面上无任何悲伤之情。

  反而希望新皇帝别像他老子一样, 眼睛老是瞄着商人的荷包,虽然那些种田的泥腿子辛苦,可也不能让他们做生意的养着吧,最后掏了腰包好名声却让皇帝得了。

  新皇帝没让他们失望, 三月孝期刚过,连发两道诏书一是民间女子采选,二是加征田税人头税。当然诏书上说的可没那么直接, 而是冠冕堂皇的华丽辞藻一大堆。

  江沛得知后,简直无语至极,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个刚继位的新皇不会学秦二世杨广之流,把老子踩着累累白骨打下的江山给败掉吧。真遇到个昏君日子想必很艰难,那自己也太倒霉了吧。

  “二牛哥,咱把春枝和大山的婚事给定下来吧,免得夜长梦多,我私下问过春枝了,她说由你和三牛做主,大山那里口音也一样。”

  知道她的顾虑,这次皇帝采选只是在有功名的人家采选适龄女子,没他们家什么事,可难保哪天他脑子抽了从普通百姓家里挑宫女,春枝的容貌很不错的。

  “成,听大山说他老家没有人,这些事情还得你和珍珠替两人操持,嫁妆什么的你做主就好了。”

  春枝在他家带淘淘还帮衬着做杂事,这几年没少辛苦,相信兰香也不会亏待她的,不过自家又和三牛不同,毕竟春枝没帮带团团,一直呆在他们家,他和兰香私下里肯定得另外添置些陪嫁。

  “恩,前些日子听你说要打听你们东家,有消息没有?”大赦天下的诏书下来后,江沛就操着心打听祁达的下落,做苦役的地方在蒲阳城。

  江沛和徐才一起去那个地方询问过,负责人说已经离开了。府城这么大,倘若他不主动找自己,恐怕以后再见面都难了。

  “唉,没找到,咱们也算尽力了,没啥遗憾了。不过说不定以后还会碰面,我和徐大哥四年没见,最终不是遇到了吗。”不知怎的,他总有一种预感,祁达会来找他的。

  “季嫂今日带着大宝和二宝来了,还送些布匹。听她讲大宝在学堂进学,淘淘非缠着一起呢!唉,这两天快被他闹死了。”

  自两家院落不在一起后,虽然走动的不如以往频繁,可每月也能相聚过三四次,两家孩子吵闹着要在一起玩的。

  “闹什么?看着挺乖的啊,字也识的好,这都是你的功劳,辛苦你了。”江沛见她娇羞的难为情的样子,疑惑的问道,每次下工回来都是他在陪着儿子,觉得淘淘挺听话的。

  “闹着要我给他生个妹妹玩,说别家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有弟弟妹妹,只他没有,二牛哥,今日季嫂也说一个孩子太孤了,要不咱们……”虽然两人成亲都几年了,可说到这方面,兰香还是有些难为情。

  白日里季氏劝她赶紧再生个,别家都是想着多子多福,他家倒好。甚至还侧面关心的问,他们夫妻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若有要尽快看大夫,兰香当然摇头否认,只不过两人一直在用回春堂何大夫开的药在避孕,不影响身体。

  “小孩子嘛,必然是看到什么都想要。你也想要?不过如今……好,那咱们就给他生个妹妹!”

  按理说淘淘已三岁多,正好可以要第二个孩子,可如今他有些害怕了,担心孩子一出来,就生逢乱世,来到世上也是遭罪。

  可只要一个,儿子的确太孤单,时间拖的越久反而越不好,思来想去最终还是点点头,不能一遇到啥事就做鸵鸟,躲避着不敢面对,即使乱世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护住他们娘几个,看着怀中娇羞的兰香,动起了心思。

  兰香原本听他口音不想要,没想到他话音突转,刚想欣喜的开口应他,被他突然靠近噙住双唇堵住自己要说的话,而后动作熟练的开始开疆辟土,软着香拳捶打一下,娇喘连连的配合着他如剥洋葱般除去自己身上衣物,而后在他的来回的动作中迷失自己。

  …………

  “阿爹,阿娘呢?我还要背《千字经》她听呢?”淘淘打着呵欠,伸着小短胳膊配合着江沛为他穿小褂,穿好后,屈着小胖手揉着朦胧的睡眼问。平时江沛未休沐时都是兰香喊他起床,帮他穿衣的。

  “阿娘今日身子不舒服,你在家要乖乖的听娘亲和姑姑的话,不要淘气惹她生气。等会背给爹爹听,好不好?”穿好衣服,大手在他脑袋上力度适中的按摩一会才把头发扎成个包包。

  “哦,那淘淘今日多认几个字,不出去找哥哥姐姐玩了,也不要阿娘给我生弟弟妹妹了,娘一高兴身子不就好了嘛。”淘淘听老爹说娘亲不舒服,有些心虚,想着平日自己做哪些事情惹阿娘生气了。

  江沛笑的颇为欣慰的摸摸他的脑袋,夸了他一句,儿子被媳妇教育的还不错。

  在兰香和珍珠的操持下,大山和春枝的婚事终于在年节前确定下来,考虑到春枝的年龄,待大山十六岁时两人就完婚。

  家里有个老娘,她又不愿意来府城,江沛他们只能每年年节回去一趟,何况兰香必定想念姚家人的。况且今年春枝的婚事确定下来,怎么也要李氏这个当娘的知晓。

  原本他们还想用挣的银子置办些田产,可当今的皇帝直接把先帝的赋税减免政策推翻,改成十税一,买的田地他们也没时间打理,只能交给佃户,这样以来除了给佃户的一部分,落到手里的没多少,因而只能继续购置商铺门面。

  “哎吆,这不是江家兄弟嘛,年节回来看你们老娘啦,二牛这是你大小子吧,长这大了,小的是三牛的吧,府城里长大的孩子就是和乡里的不一样,娃子的面皮还这白……”

  “是啊,你这那俩娃娃长的多讨喜,浓眉大眼的,灵光的很,二牛三牛,府城好混不,唉,以前种个田还有点盼头,如今啊,日子不好过啊,等过完年节,咱也去府城瞅瞅……”

  “就是,在府城找个短工做,也比在家里混吃等死强,交完田税一家人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家里的娘们整日里唠唠叨叨的,呆着也心烦!”

  从府城回来他们雇的是马车,自从村里人患红眼病烧房子的事发生后,本着能低调就低调的原则,在洛水镇换的牛车。

  寒风凛凛,路上淘淘和团团被厚棉被包裹着,到了村里,听到人说话,俩小鬼头就把被子掀开,挣着大眼睛好奇的扭头看来看去。

  杏花村一年年的还是老样子,几年前大旱有几户人家没有回来,房屋长期空置没人修缮房顶已坍塌,显得破落不堪,更为村子增加了几分萧瑟。

  腊月里,大家归家过节,一些人无事站在村口看着田里的麦子,顺便拉拉家常。看到江沛和三牛携着家小回来过年,忙热情的上前打招呼,顺便打听一下府城的就业行情。

  两人经营生意也有两三年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见过,也没必要隐瞒什么这些人,实事求是的告知了府城的情况,只要肯吃苦动脑筋,总不至于饿死。

  “娘,大哥的供养还没给吗?”去年年节他们回来知道江大牛只是把粮食给了,一吊钱赖着没给,小李氏哭闹着日子艰难,再逼她就一头撞死,江沛和三牛不想辛苦回来连个年都过不好,懒得和她纠缠,影响心情。

  “给了,今年倒爽利的很,不过……”李氏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对两个儿子说,今年秋收过后,小李氏竟破天荒的把一年的供养全部交了过来,让她很是吃惊,这根本不是她平时的做派。

  果然,在此之后小李氏经常到院里诉苦,顺日子不好过,大牛出去没门路,只在家里当泥腿子,裹不住一家的花销,大儿子清平马上十岁,再过个四五年要说亲了,家里得给他攒钱娶媳妇。

  让李氏劝说江沛和三牛,把大牛也给带到府城做工,挣几个钱,好给大儿子娶媳妇用。

  李氏再清楚不过她的为人,没有当面答应她。不过内心里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如今大孙子已是半大的小伙子,都能出去跟着大儿子上山砍柴了。

  老大家的情况跟别家比,处与中下等,加上大儿媳的风评不好,大孙子的亲事势必艰难,试想谁愿意让自家女儿嫁到有个恶婆婆的家里。

  “不过是她想让大哥跟着我们一起去府城吧,哼,她的小算盘打的倒响。娘,你也别说我说话难听,被毒舌咬了一口,回头它有难你还好心的救它不成!”三牛脸色立马拉了下来,对于小李氏这种恶妇,能躲多远躲多远。

  李氏面色讪讪的,知道他们兄弟三人积怨已深,其实她是想着让儿子们把大孙子带到府城跟着见见世面,学些手艺,没想到话还没说完,小儿子语气决绝,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