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凡间常常有仙人日行千里的传说,前一天还在千里之外,一个恍惚就出现在近前了。这些传说不能说假,也是有本而来的——一方面,仙人确实有法术能够加快车船等交通工具的速度,有些法术出众的上仙甚至能飞!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仙人掌握了各种‘通道’。

  水下暗流算是利用程度比较高的通道了,水下暗流不是最快的,但运量最大最成熟!

  “天下凡有水处便能接入水下暗流,所以也有五湖四海本一家的说法!走这‘水路’不可以凡俗知晓的水路去考量!别看仙府在扬州有八个渡口,离仙府远近不同,实际上走水下暗流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仙界对水下暗流的利用也最成熟,货运、客运在水下暗流都挺常见的。

  不过水下暗流也不是大白菜,只有仙界‘官方’掌握相关技术。这个技术既是指制造能穿越水下暗流的载具,也是指详细的水下暗流图!

  水下暗流是真正的‘黄金水道’,虽然仙界要靠着独门技术抽成赚钱,但水神一系也靠着‘地利’赚的不少。水神一系一直是最富的衙门,水下暗流正是财源之一!

  徐阿真正见识到了水下暗流的神奇——肉眼可见的鱼群并不只彭泽的,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各地特有的鱼。若说徐阿不太懂这些,一开始还看不太出来的话,等到大海鱼出现,他只要不眼瞎,就没有不明白的了。

  “是的呢亲,我们正是在海下了!”甘甜笑眯眯的给予肯定。

  徐阿第一次看这个,在甲板上呆到了半夜,睡眠习惯很好的甘甜则是到了时间就去休息了。

  等到第二天到食堂吃早饭,就听到排队买食物的师兄师姐议论,再过一两个时辰估计就要到清虚天了!

  吃完早饭回到舱房,不一会儿果然有冥舟上的人过来一个个敲门通知,要准备下船了!

  甘甜没有做过多准备,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找出一册《数术大题小题集册》做数学题消磨时间就是了。

  等到一下轻微震动,像是船磕碰到了什么,就是进入到了真正的‘清虚天’!

  甘甜的房间是有舷窗的,所以她能看到外面水域的变化。又过了一会儿,冥舟明显在向上升,她的舷窗都有一半露出水面了!

  这时有一道洪亮的声音传来,让冥舟中的清虚天弟子有序下船,下船的顺序是舱房的层数,从上到下的来。

  甘甜并不在最下层,但也不在最上层,等到她走到甲板上只要随着人流踏上彩虹桥就好了。

  也不知是哪位上仙施法,一座微微泛光的彩虹桥就这样架在冥舟与岸边。

  看上去觉得彩虹桥会像云朵一样软,踏上去才觉得有着微微的弹性,就像踩在塑胶上一样。

  不过没工夫感受彩虹桥的神奇了,对于第一次来到清虚天的新弟子来说,眼前的仙府已经攫取了全部的注意力。

  正如所有神仙故事里的仙家世界一样,远处层峦叠翠、瀑布如练,隐隐约约有楼台殿阁在山中,周围环绕着一圈又一圈的云雾。楼台殿阁中好似有仙乐传来,乍一听好清晰,可仔细听又觉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天空中传来一阵阵清脆鸟雀声,不知道的地方也有低沉的长吟,彼此交织在一起却不会让人觉得混杂,反而让人觉得心思越来越静,好像要入神了!

  “呀——呀——”

  还没抬头去看是什么,就感觉脑门前有一阵风,甘甜和身边的人一样,下意识矮了矮身,躲了过去。等到这一阵过去了,再转身去看,原来是数只仙鹤低飞,刚刚正是嘹亮的鹤唳!

  此时大家的视线也落到了近处,近处似乎是个湖边浅滩。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看冥舟,冥舟的大小和湖泊大小简直不成比例,缩在这样的湖泊中冥舟简直委委屈屈。如果冥舟真的是普通的船,这个时候只怕都触底了!

  站在浅滩目所能及的是一些环湖泊零散着的竹楼,以及一些往周遭山中弯曲而去的石板小路。

  这个湖泊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有上游来水,下游出水。来水的上游河流穿梭在山谷之中,只能看到河流两边山中隐隐有建筑物,和远处仙家殿台楼阁一样,都不像是凡人居所。

  至于更上游一些,就是阶梯瀑布了,瀑布远了一些,看不清具体情况。

  而下游,延伸不远,眼前就大拐弯了一下,抱山而去!

  这时有几个二十来岁的师兄师姐站在一座竹楼前,声音洪亮道:“新入仙府的弟子先来此处!”

  其实湖边也树立了木牌,让新入仙府的弟子去某某竹楼,但总有没注意到木牌的,所以还有人特意引导。

  甘甜过去的时候竹楼里已经有不少人了,都是和她一般年纪的。徐阿和他的同乡也在其中,看到甘甜立刻眼前一亮,想要打招呼又有些怕那几个师兄师姐。

  一个穿红衫的师姐点了点人头,道:“差不多了,这些师弟师妹先送过去。”

  他们是分批送人的。

  于是满屋子的‘小萝卜头’就像是被鸡妈妈驱赶的小鸡,懵懵懂懂地引到了山中。

  竹林之中修筑了一座颇为庞大的殿阁,殿阁总共有七层高,站在跟前向上看,殿阁就好像要倾倒下来一样。而周围的竹林更夸张,这是一种巨竹,比殿阁要高的多,向上仿佛连接着云端。

  此时有从其他小径出现在殿阁前的‘小萝卜头’们,领他们来的也是师兄师姐。师兄师姐先让他们排了排队,又警告了一句‘不许说话’,这才领着人往前走。

  越往前走就越是规矩,这样的气氛中好像每个人都下意识肃穆了起来。

  其实这里并不是什么重要地方,他们这些新弟子只不过是要在这里给神像磕头而已。这些神像都是当年清虚天初创时的仙师,他们已然仙去,如今磕头更像是一个仪式。

  一队队磕头,然后就是带着玉牒去‘玉露点睛’。

  这也算是一个传统了,玉露本身有启迪灵智的作用——不过效果微乎其微,此举的象征意义大过其他,这也算是一个千年前留下的‘习俗’。

  至于玉牒,则是为了登记。玉牒本身就是一件特殊的法器,确定身份之后相关的安排很快就会出来。

  带他们来的师姐给甘甜递了一个小册子,上面有她的姓名,安排住哪儿,课程安排之类的信息。

  领了册子才能去另一个房间接受‘玉露点睛’。

  此时站在房间正前方的是一穿天蓝色法衣的仙师,宽袍广袖,高冠博带,眉心嵌有一墨玉,眼睛微微闭着,始终不曾睁开。

  “于仙师…”师姐低声见礼。

  仙师的眼睛依旧未睁开,只是温和道:“既入仙府,必得上下求索…学无止境,虚心勤恳为上。”

  众人只敢应‘是’。